目前,北京有各级各类学校3500多所,教育人口310多万人;全市公办小学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公办初中(含大学附中)100%实行划片入学,全部参加派位;截至2018年,初中、小学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96%、99%以上,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超过52%……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惠及广大学生。
截至目前,类似的教育集团本市已经有158个,410余所集团学校,占全市中小学校数的25%。同时,本市还有130余个学区,覆盖学校1000余所,占全市中小学校数的6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十个远郊区的教育集团和学区数大幅增加,目前已成立约68个教育集团,覆盖120余所学校;形成70余个学区,覆盖320多所学校。
“持续不断地推动教育公平,是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们工作的目标。”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通过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新建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采取“学区制”“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协作区”“联盟组团”等横向联手方式,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存量盘活,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
九年一贯制学校增至115所
对口直升的方式,是北京市纵向贯通九年一贯制的尝试。目前,北京市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15所,约占初中校总量的23%。未来,这类学校还将不断增加。
“中学接手小学后,能更好地依托中学原有优质资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中小衔接的教育教学改革。”李奕介绍,这种对口直升的新模式,从近期看,是为家长提供了中小衔接的入学选择,引导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从长期看,将会发挥优质学校文化引领作用,激活普通初中办学的内在活力,提速普通校成长为优质校,最终受益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
花市小学行政副校长贾静也算是九年一贯制的“获益者”,她说:“2014年,我们学校与广渠门中学‘打通’,全部学生实现九年一贯制教育。目前,我们的教学班已经从最初的16个增长到41个。”她指着一墙之隔的一座大楼说:“这是崇文门中学,正在装修,未来我们将共享校园。作为一线的教师,看到孩子们都愿意到家门口上学,而且能上好学,我特别开心。”
29所高校为中小学当“外援”
普通中小学走上发展“快车道”,离不开“外援”“高参”。目前,29所在京高校对口支持57所附中附小建设,惠及近9万名中小学生和6000余名教师。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5年来项目单位从第一批城六区9个教科研机构拓展到覆盖全市各区的21个教科研部门,支持50多所学校发展。
同时,北京市教委通过购买服务,引进新东方等20家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到通州、平谷等11个区的近百所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改革中,覆盖学生近5万人。本市还协助东城、通州等10个区的170余所普通中小学聘请英语外教,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互联网更是直接助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覆盖面。目前,北京数字学校平台每年为100多万师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在线答疑、作文批改等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管理服务平台,鼓励教师自主开放教学资源,提供在线辅导服务,供全市中学生自主选择并在线学习,为中学生提供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服务供给,努力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在线辅导。“线上辅导”在通州先行试点,目前已扩展到延庆等6个区135个项目校,惠及5万余名初中生。
郊区将建10所优质中小学
未来,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还将不断扩大。10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在郊区落成。
目前,本市已启动实施第二阶段为期三年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重点在郊区新建10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城区也将加大对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
同时,城六区还将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
此外,北京地区还有34所高校、164个学科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首都教育总体布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优化,部分教育功能有序向外疏解,与津冀各地签署合作协议40多个,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声明:本文节选自北京日报,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