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教育头条在北京中学举行的北京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集体采访中解到, 北京市不 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强化政府统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年,新增10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截止目前,全市有各类教育集团158个,学区131个,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
现场:北京中学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拿到榴莲糖,硬硬的,还伴随一股浓烈的臭味,我皱了皱眉,鼓足勇气吃了下去,硬硬的榴莲糖表皮融化了,随之而来的竟然是一股甜味,使我不禁忘记了这糖之前的臭味……”11月29日,在北京中学的六年级(3)班的语文课堂上,杲振洪老师将榴莲糖带到了课堂,学生们在品尝榴莲糖后,当堂完成了作文的撰写,题目为《榴莲忘返》的作文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课堂上,杲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分享指出,写作文时不要拘泥于一个实物的描写,可以通过如“我皱了皱眉”这样的侧面描写,表现实物的特点。随后杲老师向学生们抛出“如何选择一个与榴莲糖相似的实物来表现它的气味”的问题,“豆汁”、“臭豆腐”“螺蛳粉”……各式各样的答案从台下发出。
据悉,这次关于食品描写的微写作训练在六年级(3)班是第一次,学生升入中学学习写作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语言的生动与感染力不够,尤其以描写不具体和不生动为主,基于这样的学情,杲振洪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堂微写作课程,切实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了描写技巧。
实际上,北京中学的教师基于学情,开设的探索性课程还有很多。在八年级(3)班的政治课堂上,学生在课前分享关于“劳动教育”的国家政策、并从社会现状、政策意义,以及学校措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思考。随后,台下学生们展开讨论,并引出了对“劳动意识”、“劳动理念”以及“劳动行动”的一系列思考。
北京中学政治课堂中这样的课前研讨,被称为“时事播报”,主要根据学生时事播报的内容,有效的切入学习的主题,指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利用所学观点发表看法,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据介绍,朝阳区的北京中学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学校以构建支持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为目标,深入进行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课程注重了系统性与贯通性,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仁智勇乐”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方向,以“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路径,以小、初、高贯通培养为抓手,进行了系统化的整体设计与推进,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潜能课程相融合的立体化课程结构;课程突出了丰富性与选择性,学科课程分设必修、必选与限选,设立学科群,拓展课程分设学院、阅历、服务、雅趣、健身五大系列,潜能课程分设领导力、创造力、竞赛、特需四大系列,全校设立了近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强化了综合性与实践性,自然大课堂(已露营、远足各3次)、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全体学生参加,已体验过秦岭、中原、齐鲁、江南、巴蜀文化)、世界大课堂(去过哈佛、麻省等高校)、首都博物馆课堂(去过近二十家博物馆)等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综合主题的项目研究,STEM、戏剧、物联网等课程促进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科技等跨领域的学习与研究。
朝阳区:2020年实现优质资源覆盖率100%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教育大区,整体呈现出总量大、类型多、底子薄,传统名校相对较少、校际发展不够均衡等特点。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160所,其中小学83所、中学(含一贯制)77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约18万人,教职工16116人(小学10360,初中5756)。
按照板块式布局、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4-15-10”学区化发展格局。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资源调整实施方案》,通过整体并入、集团化办学、高校联合等,推动教育资源重组,仅2019年就有60余所中小学实现转型升级,2所学校与高校开展联合办学,2所新建学校全部由市级示范校承办,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积极争取驻区高校、民办教育机构向中小学提供体育、艺术、科技方面的课程和师资,推动了增量资源高起点开局、存量资源优化提升。目前,全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已达到98%,力争在2020年实现优质资源覆盖率100%的目标。
目前,已初步组建了17个中小学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品牌,在15个学区探索构建“五位一体”的学区运行体系。
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大力规范入学方式、流程,加大服务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公平、公正、公开,2019年首次实现了入学政策改革以来义教入学工作零集体访。目前全区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100%。同时,制定了朝阳区特殊教育发展规划,保障残疾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北京市: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北京市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强化政府统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年,新增10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截止目前,全市有各类教育集团158个,学区131个,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
充分发挥不同资源供给主体的优势,精确定位资源供给内容。优质中小学重点发挥优质教育管理、品牌、师资、课程、文化等辐射作用。高校引领和带动中小学在提升办学理念、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开发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深化教学研究、着力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快发展。教科研部门专业力量以课堂教学改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等为突破口,带动学校质量提升。发挥民办教育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学法指导、教研、考研、社团建设等方面服务学校学科教学,满足学生和家长多元需求。发挥高校和社会力量外教引进渠道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弥补普通中小学外教资源不足的短板,助力英语教学改革。
坚持公平取向,将政府统筹的优质资源重点投放给百姓身边的,有一定发展空间的普通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将资源重点投放给矛盾突出的区域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坚持需求导向,尊重学校自身的发展意愿和内在需求,自上而下投放资源和自下而上选择对接相结合,促使供需有效衔接。坚持服务导向,以优质资源供给服务于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进一步优化本市城乡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从2018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通过引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发展新区,通过举办城乡一体化学校、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手拉手合作等形式,对口支持或合作帮扶建设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市教委按照标准予以经费支持。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制定下发《北京市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汇聚资源,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支持体系,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引领等方式,探索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有效路径。
整合现有优质中小学资源、教科研部门、在京高校、民办教育机构等分属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改革发展。在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上下功夫,横向上实现资源的联通拓展,纵向上实现人才培养链条的有机衔接。2014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启动了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市级扩优改革项目,围绕着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学校发展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学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和百姓的认可。
作为构建首都教育新地图的关键环节之一,扩优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城区为主逐步向郊区辐射,在优化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市有各类教育集团158个,学区131个,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2019年,新增10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涉及朝阳、昌平、顺义、怀柔、大兴、平谷、密云、房山、门头沟等9个区。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共支持全市一般学校近百所。高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支持两百余所学校发展。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