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怀柔区教委深入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寻求多领域合作,以新技术激发教育活力,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构建高水平怀柔教育现代化新样态。
2021年12月28日,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葛巨众、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主任武装一行三人来怀进行调研指导。调研中,市教委领导听取了怀柔区信息化发展整体情况,通过汇报座谈,市教委相关领导决定将怀柔区作为北京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验区,确定怀柔区第五中学、怀柔区桥梓中学、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四所学校为实验学校,探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双减”模式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型教学途径,为怀柔区“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现实引领,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为了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区内四所实验校积极响应,结合各校自身特点有条不紊的开展推进工作。
怀柔五中
怀柔五中利用“智慧课堂”“高质量作业”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带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上,教师利用画笔功能、计时器功能、电子课本、随机点名功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互动性、趣味性及学生学习知识的直观性、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此外,五中以常态化作业数据采集、评价、反馈、改进为抓手,利用系统优质精品题库资源及信息化智能终端,对学生开展分层作业设计,实现学生作业“减负不减质”、作业管理“减负更高效”。
每次作业、练习后,教师使用高质量作业系统都会即时产生可视化、图表化、多维度的学情报告,进而帮助老师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班级在每节课上的掌握情况,为改进教研备课提供数据支撑,为个性化精准教学提供科学参考。
桥梓中学
桥梓中学与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网上结对”,成为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怀柔联盟校,依托双师课堂等形式,筹划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打造新型教学场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月15日,桥中三位生物教师通过录播观看了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王海芳老师的“双师课堂”,三位生物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学情分享了感受。
3月21日,桥梓中学与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首次开展初三数学组校际联研活动。联研活动借助教学一体机、直录播设备等搭建的软硬件教研环境,两校在云端相见。双方教师和教研员互相探讨交流,边思考、边修改,以期带给学生最优的课程。
作为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怀柔联盟学校,未来,桥中将持续探索“互联网+”联合教研教育实践。一是持续“教研追随计划”,计划定期开展各年级各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二是实现“课堂同步互动”,主要针对单元复习课和专题讲座课,进行“双师课堂”的互动尝试。三是聘任“首席学科导师”,聘请海淀修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指导桥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乡村教师再发展。
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
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通过充分研讨,确定使用Ai英语听说设备、作业机及作业产品、智慧微课、智慧课堂四个产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上,学生们人手一个答题器,跟随电脑语音一起大声朗读,锻炼了胆量,放开了声音,规范了发音。读完之后,还能播放每个人的朗读录音,让每个学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与原声的区别,从而精准的进行改正。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从根本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确保学生在课内学会、学足、学好。
数学作业机有丰富的练习资源,可以录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能够记录学生的答题准确率,产生的班级报告,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此类型题目掌握情况,并针对每道题目进行拓展练习。
下一步,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将重点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互联网+基础教育”探索。一是开展“双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实践,实验班级、学科每周进行一次"双师课堂"教学实践,逐步构建"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信息技术引领科研工作,成立课题组,就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三是总校引领分校教研,总校教师指导分校教师教学工作,共同教研,提高分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五一小学怀柔分校
五一小学怀柔分校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方式变革项目研究,对教育教学、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方面系统设计,精准施策。
五一小学怀柔分校进行系统性顶层规划,有针对性地摸索出了符合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实际校情的应用方案。当前,已完成多维度精准项目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团队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增强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应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下一步,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推动常态化人机共教、人机共育。
声明:本文来源于怀柔教育(微信号ID:huairoujiaoyu),由北京幼升小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